紫外分光光度計是波長范圍在紫外輻射區的分光光度計。屬于機械工程里面光學儀器分類的物理光學儀器。紫外分光光度計是每個化學分析實驗室*的常用儀器設備之一,適用于對紫外、可見光譜區域內物質的含量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,可廣泛應用于工廠、學校、冶金、農業、食品、生化、環保、石油化工、醫療衛生等單位的基礎實驗室。
紫外分光光度計的選擇方法:
我們在選擇各種儀器時,都有一定的標準,如測量精度、或者測量范圍。而在選擇紫外分光光度計時,我們考慮的是光學構造、光譜范圍、樣品類型和分析工具。
光學構造主要是指紫外分光光度計給出的光是單光束還是雙光束。單光束是通過單束光進行測量,在測量過程中給定波長,然后通過被測物和對照物得到吸光結果。而雙光束是通過一個斬光輪將光束一分為二。
光源包括紅外線、紫外線和可見光。鎢燈和鹵素燈一般只覆蓋可見光部分(大約380 nm 到800 nm)。而氙燈則可以覆蓋紫外光和可見光區域。
紫外分光光度計通常使用光電倍增管和光敏二極管來測量吸光值。
在大部分的樣品類型中,分光光度計可接受樣品孔、小玻璃管cuvette、吸漿管和微孔板。
大部分單機型的分光光度計包含了驅動儀器運行和管理數據的軟件。高性能的儀器,通常與PC機一起聯用,需要從制造商提供額外的軟件。同時用戶也可以選擇升級軟件以滿足他們的需要。
紫外分光光度計基本工作原理和紅外光譜儀相似,利用一定頻率的紫外可見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機物質,引起分子中價電子的躍遷,它將有選擇地被吸收。一組吸收隨波長而變化的光譜,反映了試樣的特征。在紫外可見光的范圍內,對于一個特定的波長,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試樣中該成分的濃度,因此測量紫外分光光度計的光譜可以進行定性分析,而且根據吸收與已知濃度的標樣的比較,還能進行定量分析。